n137252

北约秘书长吕特发出警告:不管是印度、巴西还是中国,如果还继续跟俄罗斯交易石油和天

北约秘书长吕特发出警告:不管是印度、巴西还是中国,如果还继续跟俄罗斯交易石油和天然气的话,我们将对你们采取100%的次级税制裁。 俄乌冲突后,欧美对俄罗斯搞了一堆制裁,尤其是想掐断俄罗斯的能源收入,结果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照样卖得风生水起,印度、中国、土耳其这些国家该买还是买,甚至买得更多了。 北约一看这招不灵,就开始威胁一副:你们要是再买,我们就连你们一起制裁!可问题是,现在早就不是欧美说了算的时代了。 就说印度吧,俄乌冲突前,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,结果2022年到2023年直接暴涨近400%,2024年每天从俄罗斯进口176万桶原油,占总进口量的36%。 印度人多聪明啊,把俄罗斯的打折原油拉到自家炼油厂加工成柴油,转手就卖给欧洲,用的还是“原产地规则”——只要在印度炼过,这油就变成“印度制造”了。英国《每日电讯报》都忍不住吐槽,印度炼油厂加工的俄罗斯原油占比已经超过五分之一,壳牌、英国石油这些欧洲公司排着队买印度产的“俄油衍生品”。 北约制裁印度?人家转头把卖给欧洲的柴油价格提高两毛,欧洲人咬着牙也得买,毕竟总比从美国买高价油划算。 中国更是把“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”玩得炉火纯青,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1.08亿吨,占总进口量的19.6%,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2025年满负荷运行后,每年能输送380亿立方米天然气,相当于给1.3亿户家庭供气。 有人可能要问,美国不是制裁俄罗斯油轮吗?不好意思,中国直接用管道运输,再加上山东地炼厂用“影子油轮”玩起了“捉迷藏”,把俄罗斯原油混在其他国家的油里运进来。 更绝的是,中国和俄罗斯直接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,美国的金融制裁在这俩国家面前早就没用了,还制裁啥? 土耳其就更有意思了,直接把自己变成了俄罗斯能源出口的“中转站”。“土耳其溪”天然气管道每年能输送375亿立方米天然气,斯洛伐克、匈牙利这些欧洲国家一边喊着制裁俄罗斯,一边偷偷通过土耳其买气。 更绝的是,土耳其还在伊斯坦布尔搞了个天然气枢纽,以后俄罗斯卖给欧洲的天然气就按“伊斯坦布尔指数”定价,这相当于把欧洲的能源定价权从美国手里抢了过来。北约想制裁土耳其?怕是得先看看自己扛不扛得住石油在一次断供。 巴西更厉害,直接把“反制裁”玩成了教科书。2024年巴西从俄罗斯进口柴油700万吨,2025年第一季度进口量同比暴涨15.2%,原因很简单:俄罗斯柴油到岸价每升比美国便宜0.36雷亚尔,巴西炼油厂买俄罗斯油能多赚不少钱。 更关键的是,巴西的主要出口市场早就转向了亚洲,2021年对美出口占比已经降到11.1%,就算美国真对巴西加征100%关税,巴西大不了把大豆、牛肉多卖点给中国,损失的那点柴油出口根本不算啥。 其实,北约这招“次级税制裁”,说白了就是“我得不到的,你们也别想得到”。但问题是,现在的全球能源市场早就不是欧美说了算的时代了。俄罗斯的原油价格比国际市场价低20%,印度、中国这些国家买得越多,省下来的钱就越多。就拿印度来说,2023年通过倒卖俄罗斯原油净赚了120亿美元,这钱拿来买武器、搞基建不香吗? 更讽刺的是,欧洲国家一边喊着制裁俄罗斯,一边偷偷从印度、土耳其买“洗白”后的俄罗斯能源,2023年欧盟从印度进口的柴油量创了历史纪录,相当于间接给俄罗斯送钱。 有人可能要问,美国真的会对这些国家加征100%关税吗?看看历史就知道了。当年美国对伊朗搞次级制裁,结果伊朗的石油出口量虽然下降了,但中国、印度通过“灰色渠道”照买不误,伊朗还通过加密货币和黄金结算绕过了金融制裁。 现在的情况更复杂,俄罗斯已经和印度、中国建立了本币结算体系,土耳其的天然气枢纽一旦启动,俄罗斯能源出口的“后门”只会越来越多。更绝的是,俄罗斯还在阿联酋、土耳其建立了石油储备库,把原油存起来慢慢卖,价格合适了再出手,根本不着急。 北约秘书长吕特的警告,听起来像极了“狼来了”的故事。当年欧美制裁俄罗斯的时候,以为切断能源收入就能让俄罗斯屈服,结果俄罗斯的能源出口额反而比冲突前增长了15%。 现在,他们又想拉着盟友一起制裁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,可这些国家早就不是当年任人宰割的羔羊了。印度、中国、土耳其、巴西这些国家,要么有庞大的市场,要么有重要的地缘位置,要么有丰富的资源,欧美根本得罪不起。